10月11日下午,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庆生教授应数理学院邀请在I楼401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折叠电子 仿生制造”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数理院长张海教授主持,数理和化工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吴庆生教授介绍了在首次对纳米材料的仿生合成进行分类/定义的基础上, 建立了“过程仿生合成”新方向。开拓并创建了多种纳米材料过程仿生合成方法,用这类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形貌、结构与性能各异的新型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尤其在超折叠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首次仿生合成出可任意反复真折叠100万次以上无损伤的纳米导电材料,从而解决了当前柔性电子的瓶颈问题。在进一步优化制备出高导电高强度超折叠基底后,用多级仿生技术设计组装出世界第一例超折叠锂离子电池;相继又将此方法拓展到钠电、硫电、锌电、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仿生制备出一系列超折叠储能器件,为超折叠手机、折纸式手机/电脑一体化、超折叠可穿戴器件等电子设备的问世带来了曙光。
现场师生积极提问,就相关蚕丝、蜘蛛丝的仿生合成、统计方法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考研、考博、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吴庆生教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此次学术报告为数理和化工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与纳米材料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大家对折叠电子、仿生制造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撰稿:冷玉敏;摄影:王安忆;审核:张海)
报告人简介:吴庆生,安徽宿松人,中国科大博士,同济大学首聘二级教授/博导,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创建人,上海市教学名师,宝钢奖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赴美国、瑞士、俄罗斯、日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曾任系主任、院长、院系党委书记、校纳米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无机纳米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获得了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培养毕业了100多名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主持过国家重大项目等30多项研究课题;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研究成果奖和国际学术会议优秀报告奖等奖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100项;出版著作6本;发表SCI收录论文360多篇;引用超万次。他常常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担任主席,并作大会特邀报告或主题报告;曾受邀担任J Nanosci Lett等国际期刊副主编和多种国际期刊顾问编委。他是教育部学科评估专家、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国家和地方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全国百优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国家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新加坡国家基金等十几种重要项目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