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2022级、2023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0名优秀学生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研学活动,并特邀正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校友代表高亚林、唐博明、杨洋、胡瑾等同学参与活动。数理学院副院长易明芳、党委副书记彭芳珍、信息计算教研室主任龙永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员岳彩娟组织参加本次活动。

学术交流:共话人才培养新路径
学术交流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314会议室举行。华东师大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唐明教授主持活动并致欢迎辞。他详细介绍了研究所的学科特色、重要研究方向及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在复杂系统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并做了题为《复杂网络中的非马尔可夫传播行为》学术报告。彭芳珍介绍了数理学院的办学历史、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成效。
在研讨环节,唐明教授特别强调复合型人才在科研攻关中的独特优势,并向我校学子发出研究生项目报考邀请。易明芳就本科人才培养及师范类院校学生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她指出,要通过优化专业选修课模块、鼓励交叉学科深造等方式拓宽学生发展空间。优秀校友代表现场分享了考研备战经验,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

红色教育: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2022级\2023级部分学生即将赴美学习,在行前,师生一行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开展党史主题教育。在“伟大的开端”主题展厅,全息技术重现《新青年》编辑部场景,与珍贵历史文献相得益彰,复原会议室内的历史场景让师生们深受触动。彭芳珍书记在现场教学中强调:“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既要具备国际视野,更要厚植家国情怀,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发展需求”。

研学成效:培育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本次研学活动创新采用“学术浸润+红色铸魂”的双轨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易明芳表示,学院将持续发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优势,着力培养兼具国际竞争力与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人才支撑。
数理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的合作交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强化价值引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撰稿:岳彩娟;摄影:龙永尚;审核:易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