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数理学院

学校主页

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新闻 >> 正文
青年之声”:互联网基因迸发精准扶贫强大活力
发布时间:2016-01-1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 周小璐)“2017年我就毕业了,到时可以进入对口的企业,企业包吃包住,此外我们还可以读大专,去北京……”坐在记者对面,尽情描摹着未来蓝图的,是四川省档案学校2015级4班的袁珠。她来自雅安,今年刚满18岁,爱说爱笑,活泼开朗。虽然父母离异,母亲月收入不足2000元,但是一想到未来,乐观的袁珠就觉得充满希望。

  四川省档案学校2015级4班的袁珠为“青年之声”点赞。小姑娘活泼开朗,希望以后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小璐 摄

  来自大凉山地区的加多阿合,是她的同班同学。家中父母兄弟六人,一家年收入不过五千。除了种地那点微薄收入,家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来源。目前他的大姐在成都读大学四年级,小弟还在凉山读高一,即便如此,加多阿合还是坚持继续上学。“每个人想法不一样,对未来计划不一样。虽然考虑过尽快打工赚钱的问题,但是从长远考虑,我还是要学一技之长。”生于1997年的加多阿合看起来瘦弱,说话的语气却很笃定。

  他们都是“青年之声·授渔缘梦”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的1000名贫困学子中的一员。或许正是这个计划,让他们的求学梦更坚定、更踏实了一些。每月从老师手里领过200元钱,冬天还可以多床棉被、多件冬衣,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们感知外界温暖的窗口,也是让他们底气十足安稳就读的重要源泉。用他们的话来说,“很重要”、“很满足”。

  在四川省档案学校的一间教室内,受助的孩子们写下新年心愿。新年刚过,教室里还保留着浓厚的过节气氛,拉花和气球很是喜庆。中国青年网记者周小璐 摄

   “青年之声”,为青年打开一扇窗

  2015年9月,共青团中央“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共同发起“青年之声·授渔计划”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通过整合双方资源,有计划地资助适龄孤儿、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的初中毕业学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6日,这一行动来到四川雅安,计划在四川省资助1000名孤儿、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要在两年时间内为每人每年提供3000元助学金。

  这正是共青团中央“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成立的初衷之一。该平台2015年五四前夕正式开通,是国内首个面向广大青年的大型互动社交平台,由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亲自发起建立。它以反映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维护青年权益、服务青年成长为宗旨,以实时互动为手段,从此面对面地对话青年、读懂青年成为可能。团组织新的工作方式和发声形式,也成为紧紧围绕在团组织周围的青年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短短8个月,“青年之声”已成为了让青年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信得过的互联网新载体。

  回顾八个月以来“青年之声”的成长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份饱含深情和辛劳汗水的漂亮成绩单:截至1月7日,“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累计阅读量10.86亿,问题留言总计 59.64万条,共回答网友问题23.78万条,解决了青年在教育、生活、就业、婚恋、心理等多个方面的燃眉之急。青年之声在全国的工作,像一张细细密密用心织就的网,更加完善而成熟;也像一个呼应青年服务青年的温暖回路,环环相扣,生机蓬勃。

“青年之声”,握紧贫困学子的手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他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全国少工委副主任、 “青年之声 ”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组书记金东。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小璐 摄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青年之声”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次开展的精准扶贫助学行动,就在“精准施策”、“精准推进”和“精准落地”方面下足了功夫。

  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一帮一助学活动,这在全国少工委副主任、“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主任、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党组书记金东看来,可谓“恰逢其时”。

  金东进一步阐释道,“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精准识别’,通过共青团组织推荐和网络报名,实现助学帮扶对象‘精准识别’。二是‘精当服务’,有计划地资助留守青少年、贫困家庭学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三是‘精确募款’,去年9月,我们运用互联网筹手段募集214万元善款,全部用于‘一对一’地帮助孩子们上学。”

  作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的助学扶贫类公募基金,授渔基金成立至今已经资助了超过3000名贫困学生,使他们自强自立,摆脱困境。

  2015年,授渔基金与“青年之声”共同开展“青年之声、授渔计划”西川助学行动。“‘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目标愈发真切。”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说。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建议孩子们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成长,为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奋斗。“要有感恩之心,不要忘记帮助过你们的人们。等你们学有所成的时候,也要记得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中国青年网记者周小璐 摄

  “青年之声 + ”,互联网基因的强强联合

  自 2015年3月开始,一个“+”号的出现,让中国增长的引擎再次加速。一个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进行曲已经响起。互联网正在重构传统产业,它重构的不仅仅是共青团的工作方式、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和运行机制,它带来的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方式转变的伟大变革。

  而“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具有天然的公益属性,“授渔缘梦”也带有强烈的互联网基因,二者的结合迸发出了强大的优势,形成了推动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之上,深度整合社会资源,聚集爱心力量,让更多人投身到扶贫助学行动中,最终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造血的能力,改变贫困地区的人才结构和教育培养模式。

  这在四川团省委副书记张征看来,正体现了体现了团中央、全国社会各界对四川青少年和“精准扶贫”的关心和有力支持。“广大青少年是家乡发展变化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更是家乡建设的主人翁,希望各位同学们倍加珍惜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振奋精神,志存高远,勤奋学习,为参与家乡发展打好知识基础,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她向孩子们提出了殷殷期望。

  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张征。中国青年网记者周小璐 摄

  其实这不只是她的希望,更是所有关心教育、心系贫困学子的热心人的共同期盼。唯有营造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人人皆可善举、人人因善获益”的社会氛围才能企足而待,共青团的工作也才能更具潜力和蓬勃生机。

  孙中山先生曾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当有能力为千万人服务时,就要为千万人服务,当有能力为千百人服务时,就为千百人服务,只有能力为一二人服务,就尽力为一二人服务。现在,正是伸出你的大手,紧握他们小手的时刻。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I楼

联系电话:0556-5303020

联系邮箱:shulixueyuan@aqnu.edu.cn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