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18日,数理学院组织2023级邓稼先班学生赴东南大学参加暑期夏令营研学活动,本次夏令营研学主题为“稼先启航·学术筑梦”。数理学院院长张海,教务处副处长闻军,数理学院副院长易明芳、党委副书记彭芳珍、院长助理陈文兵、辅导员杨吉星等老师参加夏令营相关活动,数理学院2023级数学邓稼先班和2023级物理学邓稼先班43名学子在东南大学开启了一场融合前沿学术探索与科研实战的沉浸式成长之旅。
开营:以稼先之名,铸科学之梦
7月12日清晨,同学们兴奋地踏上了赴东南大学的暑期科研实践夏令营之旅。下午,开营仪式如期在东南大学电子大楼14楼报告厅举行。东南大学李崇文、王春雷、徐淑宏、景晓波、李兵兵等领导和课题指导老师以及易明芳、彭芳珍、杨吉星、2023级邓稼先班学生参加开营仪式。
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支持李崇文教授致辞。他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师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他希望稼先班学子牢记“稼先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甘于寂寞、乐于奉献,在接下来的夏令营课题研究中,勇于提问、勤于思考,积极投入,争取在结营时交出一份精彩的成果报告;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用习近平总书记“要做出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既要敢为人先,更要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与大家共勉,希望同学们把“稼先精神”融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


易明芳强调,数理学院始终秉持 “立德树人、追求卓越” 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她感谢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得邓稼先班教学改革得以有效开展,并取得初步成效;感谢为本次夏令营付出辛勤努力的东南大学全体师生,他们精心筹备与热情周到的安排,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让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顶尖学府的学术魅力与育人氛围;并期待未来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学院能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共同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夏令营的各项活动中,遵守学术规范和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既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灵感。最后,她祝愿本次夏令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领导、老师工作顺利,祝愿同学们在这段旅程中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成长。
开营式上,数学稼先班吴霜霜和物理稼先班辛明恩分别代表学生发言。
科研实战:算法和实验室里的“硬核”淬炼
本次夏令营聚焦数学与物理学科交叉领域,设计了8项前沿课题。学员们被编入“相场模型的松弛能量二次化算法研究、热力学一致相场模型边界条件的理论研究、曲率流下偏微分方程正解的Harnack估计和梯度估计、椭圆型方程Moser迭代法参数范围的确定、发射波长可调的紫色钙钛矿量子点及器件、高亮固态钙钛矿量子点与组装、基于半导体硅的叠层太阳能电池研究、基于钙钛矿纳米线的发光太阳能聚光器研究”等课题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真刀真枪”的科学体验。









在纪中楼,数学稼先班团队在景晓波、沈斌等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推导复杂的偏微分方程,并学会用Latex, Matlab进行编译。
在顺圭实验室,王春雷、李崇文等团队的指导物理学稼先班学员分组开展实验研究,从实验室安全教育、课题原理剖析,到成功制备钙钛矿量子点、纳米线,并组装成相应的器件,进行性能测试,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全流程体验科学实验的苦与乐。
穿插于课题研究中的4场前沿讲座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王春雷教授揭秘光电材料器件设计“卡脖子”难题,李崇文教授剖析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路径,景晓波教授展示了热力学一致相场模型的建模、分析、算法设计与应用,沈斌教授则以“几何拓扑中的数学之美”引发跨学科讨论。
除了丰富的前沿课题研究,还安排了科研成长励志讲座和人生涯规划指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兵兵老师以“中国梦汽车梦青春梦——追寻新能源汽车梦与青春创新的交汇点”为题,分享了他的求学与研究经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徐淑宏结合东南大学学科专业特色,给同学们开展了考研指导和生涯规划讲座,给同学们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结营:从数据到学术报告的科研初体验
为期一周的夏令营转瞬即逝,7月18日上午,夏令营迎来成果验收时刻即结营仪式。东南大学电子学院副院长吕俊鹏教授,李崇文、徐淑宏、沈斌、景晓波、张海、闻军、易明芳、彭芳珍、陈文兵、杨吉星及所有营员参加结营仪式。
在结营仪式上,8个课题组逐个登台汇报一周的研究成果。同学们的报告设计精美、图文并茂,汇报思路清新、重点突出,充分展示了稼先班学子的综合能力。东南大学电子学院为营员颁发结业证书。






东南大学电子学院副院长吕俊鹏教授以“从邓稼先精神到当代科研使命”为题致结营辞。他强调,“基础学科研究需要‘坐冷板凳’的定力,更需跨界创新的勇气”,并寄语稼先班学子,心中装着大国家,永远保持好奇心,脚踏实地勤学多问。
闻军指出,东南大学的夏令营,不仅是一次空间的“变换”,更是一次认知的“跃迁”,这段经历将会激发同学们探索未知的热情,提升同学们追求卓越的自信。并希望稼先班的同学们要志存高远,传承“敬敷、世范、勤学、笃行”的校训精神,以邓稼先等先辈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之大者”,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志向;要追求卓越,保持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持续深耕细作,不断挑战自我,勇于追求卓越;要敢于创新,将本次夏令营的所见、所学、所思,内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做到勇于突破、敢于创新,锤炼过硬本领。
张海向辛勤付出的东南大学师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向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每一位邓稼先班学员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他指出,本次夏令营活动亮点纷呈,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并寄希望稼先班学子未来持续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共同成长;坚持初心,不忘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关注社会,回馈国家,能够将所学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期待继续深化与东南大学的合作,探索更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为邓稼先班的学子们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
幕后:双校协同护航科研“幼苗”
为确保夏令营活动的安全与质量,安庆师范大学与东南大学项目组形成“双保险”管理,他们做了大量幕后工作。安庆师范大学和教务处给予了极大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安庆师范大学基建与后勤管理处贴心地安排了校车到安庆高铁站接送参加夏令营的同学;数理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邓稼先班人才培养,全力支持开展夏令营活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易明芳、彭芳珍、杨吉星带队全程驻守;东南大学项目组精心安排了学生的食、宿、行,科学设计了项目课题、学术报告、学业指导等各个环节,并安排了临时辅导员管理营员生活、项目推进等。正是在各方面一起努力的前提下,本期夏令营取得圆满成功,正如夏令营主题“启航·筑梦”所期许的,这颗播撒在东大沃土上的种子,或将在未来长成支撑基础学科发展的栋梁。如23级数学邓稼先班潘轶泽同学所说:“在这个蝉鸣悠长,阳光炽热的暑假,为期七天的研学之旅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心灵的蜕变和思想的升华。这段时间我掌握了Matlab和Latex的编译,增强了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了动手操作,实践模拟的能力,体悟到知识来源于书本,根植于脚踏实地的探索。带着这份经历与感悟,我将这段时光化作成长的养分,在属于我的星辰大海中,绽放独一无二的绚丽光芒!”(撰稿\摄影:杨吉星、孙野、崔妮,柳智超等;审核:易明芳)